走刀路線是刀具在整個加工工序中的運動軌跡,它不僅包括了工步的內容,而且了工步的順序。所以走刀路線是編寫加工程度的重要依據之一。在確定走刀路線時,主要遵循下列原則。
(1) 保證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。銑削平面零件內、外輪廓時,一般采用立銑刀切削。刀具切入工件時,應沿零件外輪廓的切線方向切入,以保證加工后零件外輪廓完整平滑,刀具應沿零件外輪廓的切線方向離開工件。這主要是由于刀具沿零件外輪廓法向切入或切出,就會在切入處或切出處產生停留,并產生刻痕,影響外輪廓的表面質量。
(2) 縮短走刀路線,減少刀具空行程時間。在安排走刀路線時要減少刀具空行程時間,在加工工件時,通常將刀具快速移動到離工件表面1~5mm處,然后,再以進給速度對工作進行加工。
(3) 簡化編程計算,減少程度段和編程工作量。實際應用中,編制程序可以采用子程序,固定循環、系統自帶的簡化指令來簡化程度。用刀具半徑補償值來實現輪廓的粗、精加工,這樣可明顯減少編程工作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