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國機床工業發展的這60個年頭里,有許多寶貴的經驗,如上世紀60年代機床工具局發起的“樣機試驗”。當時,把進口的先進“樣機”送給有關企業全面試驗,了解其優點的同時也剖析其缺點,這對我國機床的研制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,在當下市場經濟的條件下,這個行之有效的舉措依然值得借鑒。
不僅技術案例值得借鑒,在計劃經濟時期的一些行業管理辦法也同樣值得總結學習。如制定行業發展規劃,一些“市場規劃”、“科技發展規劃”,“新產品發展規劃”、“標準化規劃”等,這類指導性規劃明確了企業的發展方向,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,做好規劃依舊是行業發展的必要工作。
在總結過去的經驗教訓的同時,也應該注意到當下我國機床行業發展的新趨勢。在國際市場上,國產機床與國外先進產品相比,優點是,性價比高、服務到位,是實用型產品,但由于不少國外企業逐步在國內設廠制造、銷售,這使得國產機床優勢盡失,如何應對這一趨勢,值得深思。
近年來,國內企業頻頻在海外收購,企圖利用其技術及品牌優勢,拓展市場,但是由于經濟文化差異,未能實施有效管理,以實現預期的效果,這也需要認真總結,以防海外并購圖虛名而受實禍。
值得一提的是,機床行業有其專有的共性技術,深入開發掌握這些技術,是行業技術開發創新的基礎,國家多次強調產學研結合,用意雖好,但在新形勢下,如何操作,還缺乏經驗。在機床行業里,尤其需要一個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共性技術研究機構,以推動新產品開發與創新。以目前大量的高校畢業生與海歸技術力量,欲建這樣一個行業研究機構,并非不可能。